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大力推进少年儿童国家安全教育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风险、冲突客观存在,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理应参与其中。大力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增强少年儿童的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意识,是当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少年儿童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是,安宁、安逸的生活环境使少年儿童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和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尚没有形成深刻认识。当代少年儿童作为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从小就养成了通过电子设备接触信息的习惯,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他们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就可能难辨真伪,容易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的国家安全教育问题殷切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并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大中小学进一步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塑造价值的黄金时期,面向少年儿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能帮助他们认清国家安全形势,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与行为。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国家安全教育的推进须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少年儿童的成长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推进国家安全教育。

少年儿童的国家安全意识须经历启蒙、增强、树立三个阶段。《纲要》明确指出,将相关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加深爱国主义情感。少年儿童的文化是这一群体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体现着他们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周围世界的所思和所为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少年儿童更能接受趣味性、体验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国家安全教育可根据少年儿童的文化特征,采取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隐性教育三个方面推进。

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使概念宏大的国家安全教育通俗易懂。结合少年儿童的文化特征,国家安全教育应本着“大育化小”的原则,见微知著。充分挖掘与少年儿童息息相关的生动案例,运用情景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将宏大的国家安全知识通过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课堂传递给少年儿童。除了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应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针对重大事件、时事热点等邀请专家学者、一线人员、名人名家等为少年儿童举办讲座,与第一课堂教学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

体验性的实践活动使内容抽象的国家安全教育具体生动。少年儿童善于用身体来感受世界,开展具有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国家安全的积极性。学校、社会、家庭均可组织少年儿童参观国防科技展览、体验军营生活、参与国家安全常识社区宣讲等活动,用身体和心灵来感受抽象的理论知识。少年儿童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各领域的安全风险,立足于身边的安全,定位于国家的安全,在体验与认知中内化国家安全意识,使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创造性的隐性教育使距离遥远的国家安全教育“触手可及”。少年儿童相较于成人更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灵活的学习方式对于尚在成长中、接受能力极强的少年儿童来说更具吸引力。隐性教育的载体具有多样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国家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可以将国家安全的相关内容渗透至报刊媒体、网络媒介、校园广播、班级板报、社区宣传等媒介和节日活动等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家安全教育氛围,让少年儿童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使少年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是一棵棵小树苗,将来有一天就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有“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深刻认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