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找资料 联系方式

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定制人才

“进学校就是进公司”,这是刘永谦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2017年,他还是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大二学生。他进入圣吉制药公司参加学徒培训。现为公司研发部蛋白质纯化研究员,公司技术骨干。

苏州已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第一产业”。截至2019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企业已达3000家,连续三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苏州工业园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企业,其辖区内黄金含量最高的人才和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综合竞争力仅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现代学徒制”提高了就业匹配率。在今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苏州金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并交付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关键基因,张业涛团队在这项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张业涛被金伟志公司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招聘。现为高级研发人员。像他一样,有许多人在毕业后直接与公司签订合同。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张勇介绍,其医药生产技术产业集团与苏州工业园区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联合培训,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就业对口率达到90%,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Bei”三阶段人才培养。在第一阶段“基础理论”中,基础理论学习在学校的培训场所进行。学校与企业联合授课,由学校专职教师牵头;第二阶段为“企业技能”,企业技能培训在企业内进行,由企业导师牵头,课程成绩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硕士共同评定;第三阶段为“深度实践”,在企业岗位开展深度岗位实践,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带领完成毕业论文。

跨境选课,增强对多个岗位的适应性

在大学对毕业生的学分要求中,共有130个课程学分,其中74个是选修学分。文科和理科选修学分必须超过6个。来自生物医学、计算机、商务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满足学生各种兴趣和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适应多个岗位的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严世清在学校第一次讲座中向全体师生推荐了一个行业和一门课程生物医学理论基础。本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可以为其他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生物医学行业相关辅助岗位提供知识储备。

“虽然我不是生物专业的学生,但这门课程也为我提供了与苏州“第一产业”整合发展的新思路。我可以将生物医学与物流结合起来,拓宽未来就业视野,并从事需要跨学科背景的相关岗位。”周洛奇,一名主修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学生说。

培养“跨境”人才离不开“跨境”教师。一方面,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在职培训攻读第二硕士学位管理规定》,鼓励教师跨学科攻读第二硕士学位,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完善的氛围。另一方面,教师会在假期期间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担任来访工程师,使企业成为最先进的企业,将最前沿的技术传递给学生。到目前为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已上升到39%,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达到97%。

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扩大人才能力

受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周期的限制,产业园区生物医学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学校合作交流中心主任徐业军表示,学校目前培养的人才只能满足园区内几家人才紧缺的大企业的需求。据他们估计,园区1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规模将带来3000多人的人才缺口。

上半年,学校和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走访了山东、四川、安徽、贵州等地的10个专业对口单位。近两个月来,贵州省卫生职业学校与中西部地区其他七所高职院校应邀就生物医学人才培养进行参观交流、洽谈合作,形成对口支援模式,建立生物医学产业高校联盟,并提出了生物医学人才接力培养方案。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还通过发放奖学金、实习补贴等形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学生。

据悉,在中西部职业学校对口支援过程中,学校采用2+1模式。在合作学院学习两年后,生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将在第三年接受接力训练。外包学校将提供相应的宿舍、食堂、培训室、教师、课程等资源。同时,帮助安排学生到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实习,形成两校、两企联合教育、联合管理、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命名班、定向班等方式扩大培训规模,不断为企业输送人才。

据报道,明年将有数百名学生从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兄弟院校来到苏州接受实践培训。通过在苏州的学习,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可以在苏州找到工作,这也是突破发展瓶颈,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的有力举措。

高职院校如何为企业定制人才

0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